close
在短短三個月中,我一直參加了十架堂的團契,在那裡我認識到各式各樣的人,在那裡很開心,因為比起在原有的教會中,我更可以敞開自己,因而得著良多。

一開始是本著擔心朋友去了不知名的教會,有點擔心便跟著去,後來知道這間教會很傳統很正道,終於就放下心頭大石;然後開始發現這所教會的毛病與問題,不過我仍然默不作聲,因為我知道我要靜候主的心意,沒有祂的說話,我不敢輕舉妄動;而且我本來就打算,想要多認識外面的教會的情形,很想知道外面的教會到底是怎麼樣的,到底外面的教會與我原本所在的教會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直到第三次團契聚會結束後,我主動去找牧師詳談,得知我原來實在來了一個小數派的教會裡,是在整個會裡當中,光境最不正常的會堂,我也將我的感受,將這種覺得這所教會十分荒涼的感覺告訴他;因為當晚我實在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荒涼感,我一度認為是神終於感動我,因為在原有的教會中,我從來沒有半點覺得教會荒涼。於是我才主動去找牧師,而且他也坦然承認我那敏銳的觸覺。

當晚,我回家繼續尋求神,其實我並不知道該如何親近主,也不知道何者才是神給我的答案、或正確之路,我很害怕那感覺只是個人肉體的意志,誤解成神的意思。但在我心深處仍然有一種感覺,叫我要幫助這所教會,要扶持這所教會的弟兄姊妹,因為他們連基礎的聖經真理都不知道,終日憂慮世上的事,煩惱世間的談情說愛。固然這所教會的確有裝備得很強的一位牧師和幾位弟兄,但是在我眼光中,他們的影響力遠遠不夠;並且他們在服侍的項目上不夠專一專心,還時時有爭執,試問這樣又怎麼能會有一個健全的聚會?上樑不正下樑歪。

我繼續求問主,主是不是想讓我籍此學習建立教會的能力?還是這只是我一味地一廂情願?若果是,我會覺得這事甚難,誰能做呢?我知道許多事在人不能,在神凡時都能。但我亦知道當要建立教會,就不會是一時三刻就能辦到,我需要付出很多額外的時間,和本應能享受到個人自由,而且不能計較任何回報,所以我才覺得這事甚難,連我自己也捨不得付出。如是者,我把這個問題暫時擱置,繼續扮演一個普通的信徒,參加他們的團契聚會,把握機會多多認識會內的弟兄姊妹。

在頭兩個月裡,我都防備自己不加入個人的使命感,因為我不想受到任何目的感操縱,我只想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參加普通的聚會。甚至連自己的真名都以害怕被追魂電話為由婉拒公布,雖然他們不知道我的真正意圖,但都理解我的做法。期間,我很高興認識到有寫作嗜好並出過散文集的弟兄、能自行編曲自彈自唱的弟兄、對傳統教會認識很深及聖經裝備很強的弟兄、教會事務一手包辦得很吃力的牧師、還有剛來的並對世間情愛認識挺深的神學院學員。

他們的性格我都很喜歡,對我來說很新鮮、很特別、很羨慕、很想從他們身上學習更多事情。而且我知道,這是一間個人能力很強的教會;有人跟我講,因為上一代來香港傳教的牧師也是一班個人能力很強的一代,所以這一代或多或小也受他們的影響,他們在港建立很多學校,一邊培育一班學員、一邊逐批回國安家,由靈命很強的那一代直到這一代,屬靈光境漸漸走下坡。

參加的第二個月,我的心開始有點不想返十架堂,我並不知道原因。只是每當我一有這樣的心情,我就立刻擺上禱告,與主傾訴。真的,這幾個月因此我與主或多或小都比以前親近,雖然我並沒有感受到,但理性這樣告訴我。

第二個月的第二個星期,我帶著矛盾的心情去團契,當晚講到撤種的比喻,也講到耶穌履海、彼得的小信、以及耶穌升天前跟彼得的對話。我只知道我要時刻準備心田裡的好土壤,每次都要清心來到主面前,不被世俗事務霸佔頭腦,更要防備自己的思緒搞擾。也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小信的人,即使有信心了,我還是沒有愛心,沒有愛心的話,在屬靈的事上什麼都是無用功。也知道自己同樣會對耶穌講:「我愛你比這些更深。」,知道自己一但離開了主,我什麼都不是,所做的一切仍然會歸於虛空,以致我在理性裡一直都不肯離開主,雖然感性渴望著自我放棄,但是我仍要一生追求主。

結果當晚,牧師提議包括我在內及上述幾位弟兄一起,搞個小學生團契,希望小五小六生在升中階段仍然留得住在教會中,再者是希望從年幼就得著他們的心,叫他們長大後不偏離,讓主早早進入他們的內心,不希望他們長大後學壞了,心裡剛硬不信主,毀了自己。不知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一切都這麼巧合,正好是我朋友剛好想認識主而去教會,然而他叫了我一起去、正好我剛剛就打算想認識外面的教會情況、正好我所認識的弟兄都是來各不同會堂、正好原來我去了一個小數派,算得上是經典中的經典的聚會地方。先不管主是不是想要我學習建立教會,光是種種的巧合,我心裡面覺得很衝動,不管我用什麼原則或者理性,都壓不過這份衝動,就終於在他們的禱告裡第一次開聲禱告。

第二個月的第三個星期,我還是很不想去聚會,但聚會結束後跟弟兄們彼此交通近況下,我學到在這所教會的第一份功課。我告訴他們我來這所教會的目的,是想看看別的教會,想暫時放下原來的教會事務,因為我覺得自己在原有的教會一直都沒有得著,一直沒有突破,一直放不開,一直受到束縛。我甚至因此不想傳福音,傳福音先不論為主作見證,其次不就是為自己作見證嗎?若果連自己的教會生活都不開心,何以吸引別人來信主?

有一些一直寄存下來,從小在教會長大,一些第一印象早已在別人的腦海中深深印下,我也懶得去為此改變,懶得費時間去在人面前作見證,我自己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個人的屬靈生活從來只有對神的縱向關係,懶得發展對人的橫向關係,我在幾個月前就知道,在人世間建立友誼的規律並不適用於教會生活,教會內的弟兄姊妹的關係建立只能透過神來建立,要先與神和好,關係自然會來,關係是你心裡面的神碰著對方心裡面的神而建立的。

當晚參加團契的幾小時前,有位在原有教會的姊妹問我,因為我不參加畢業班迎新營,然後一番來往短訊下,總結了我當天對於最近的感受,在下面記下:

「雖然很多人都問過我,但我回答他們說我要上班,沒空參加晚上的畢業典禮。不過,其實我今年留班了,所以才找個理由不去參加。正如你先前與我分享你所遇到的遭遇一樣,所以我十分明白將要遇到的人、事、物、問題、應對、一切與之對應的感受,浪費一年的感覺是很難受的。而且我的情況是連自己家人也不知道我留班,他們只知道我已經開始上班了,當然他們有問到幾時畢業的問題,都讓我以各種籍口婉拒說不知道。那種再沒有人明白我的感受,絕對難受,雖然從前遇過很多次孤獨感,但沒一次像這樣難受。」

「不需要太擔心我啦,因為經過了兩個多月,一切情況都穩定下來,雖然我知道從來不會有什麼是能受人完全操控的,但至小目前對我來說是順利的。不計較自己心情的話,其實情況是很樂觀的,一來有班可上、有薪酬領,二來跟先前的計劃沒有大改動,同樣都是停留一年,等適應了工作模式和節奏再報讀學士課程,現在不過只是將學士課程換成重讀課程而已,在理性客觀角度來說沒什麼大不了,只是感性上有很大的反差而已。」

「現在的我,只能學習,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主要我再這麼停留一年,我真的不清楚主到底有什麼安排,雖然有想過是否要扶持小組(帶領大專IVE小組),但這邊廂一直都沒有環境印證,從來不覺得大專聚會有缺乏,從來都有人來補上,我太容易落入比較的心理裡,這個驕傲的心態(自視過高)和自卑的心態(自視過低)使我不想跟任何人說話,反正我覺得有核心成員來帶領不就成了?他們那麼火熱,這麼有負擔。所以當日你與我分享的驕傲,我何嘗不是,我並不敢講我全都明白,但是我對此有共嗚,並且知道這份驕傲的功課是一生的。」

你這時問我:「主有多愛我?」

「以前的我會回答:不愛;幾年前的我會回答:你若是愛我就應該使我從來未存在過;一年前的我會回答:我即使不愛主,但我知道除了主之外,我的人生絕對不會有意義;現在的我會回答你:我仍在尋求主所給我的人生意義;然後將來的我,會回答:我回望過去,我終於知道了主一切的計劃,主原來是愛我的。」

「我不明白為什麼二十多年來我與愛無緣,亦不明白為什麼二十多年來從小教會長大,我居然沒有屬靈同伴,教會所認識的弟兄姊妹只僅限於一張臉、一個名字。為什麼主要浪費我二十多年本來應該可以享受到的青春美好熱情火熱澎湃的少年時代。但是,我知道主總有衪的計劃,我相信我很快就能夠察覺主的愛,我的經歷即將會成為別人的祝福。」

然後姊妹為我送上她剛參加過的迎新營筆記、和一節迎新營主題金句:「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三13-14)」

然後我覺得,我是因為十架堂的弟兄們,我心敞開了些,以致我正好能敢於與姊妹分享自己,而姊妹正好能與我有所交通,給我一節看似耳熟能詳,但是對我很有用的經文。結果當天晚上與弟兄們交通的得著,所學到的功課就是要放開過去,努力面前,而且上面的分享也可以作為我向別人傳福音的見證,聽到他們的看法,我才茅塞頓開。

第三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因第二個月的四個星期是BBQ活動),還是不想去團契,結果還是去了。題目還是基督徒的戀愛觀,跟第二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個月前)的題目是一樣的,不過是延伸。

當時我就想:其實基督徒的戀愛觀有必要三翻四次用一整個團契時間去討論嗎?我翻開了他們的聚會日歷,幾乎每個月都有一次,都是基督徒的戀愛觀的延伸。我並沒有覺得講這題目的弟兄不好,反而欣賞他對愛情的看法,而且有很多所談論部份與我所想的不謀而合,例如要先清楚了解自己的個性、追求愛情是為了什麼、愛情需要有感性、要學習付出之類。我是覺得,在兩個小時的談論裡,幾乎都像電視節目那樣東南西北地說個遍,然後久久才回到主旨裡,另一個問題是談論過程中甚小提到神的介入。

我承認自己過份自高,因為上次在同樣的題目下,我引用了以弗所書第四章,把整全的婚姻觀(戀愛觀)簡要地說了一遍,對於他們彷彿沒有聽進去一樣,自顧自地談論太過屬地的戀愛例如要拖手、約會、覺得不適合便找下一個等等,我對此確實有點不滿;另一個不滿是,源自於自己從來沒有戀愛的經驗,一直都有渴望愛情但被自己的理性壓抑,雖然有交託過神,很快就忘記而擱置,但當教會每次再提起愛情時,就會激起自己心中早已平息的怒海驚濤,因為我知道自己比任何人都更渴望愛情。所以當見到他們濫用愛情時,於是便心有不甘。

畢竟,這是我第一次遇到的情況,這種經歷從前沒有遇到過,所以處事方式難免有錯。對於上次我把整全的婚姻觀講出來,他們都表示讚同,說我充分地利用時間扼要地講出來這一點做得好,我承認我內心肯定有一點點的個人喜悅(驕傲),但我當時就已經不斷提醒自己要將榮耀歸給神而不是自己,亦向他們坦然承認雖然我知道這個基督徒的婚姻觀,但我自己個人卻不是完全地信奉它,只是那天晚上我有一種衝動想講出來而已,至於他們肯不肯聽進去便是另一回事。

會後,有位同樣是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弟兄跟我交通說,在十架堂的牧養工作太辛苦,因為沒有人肯作主動,而這個團契是自己苦苦堅持才支撐下來,有一個他喜歡很久的姊妹跟他一起長大,也覺得他的個性太奇怪,姊妹已有計劃結婚、買樓,而這位弟兄卻整天叫人返聚會,叫人負起牧養的責任,心裡很火熱,但只有他一個這麼熱心,所以為此感到灰心,更因為青梅竹馬的姊妹覺得他太奇怪而很難過。

交通時他向我坦然,同認我的話:「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一直不想去團契,因為原來這個教會變了質。」因為這個教會本來就是一班個人能力很強的一批人來牧養下一代,當上面變了質的同時,下面也會跟著變,回應了我在文章開頭說的上下樑的問題。直到離開剩最後一個,那位導師更講過一句話:「我這麼辛苦地教你們,你們應該聽我的說話去做,因為你們是屬於我的。」當我從弟兄聽到這句說話的時候,我心寒了,立即反駁道:「不是應該引導他們屬於主嗎?」弟兄說這是回應我認為教會變了質的問題。

弟兄籍此話題更進一步地問我,他大膽地假設我是一個站在道德的高地去看這班十架堂的弟兄姊妹,我太過自大驕傲,當我們不能像耶穌那樣降低自己的身份,就不能融合到他們的生活裡面,與他們相交。然而,我向弟兄解釋道,我參加了那麼多次聚會,每天都是聆聽他們的分享、想法,抱著一個想要了解其他教會的想法,也只有那一晚我很衝動地分享出來,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提出一個正常的戀愛光景,而不是很容易就受傷的虛幻愛情,而且那晚我也提出自己的意圖,說自己也不是完全跟隨這一套,因為我也有自己個人的內心掙扎。我提供的並不是一個道德高地,而是一個平地,想要在低谷的弟兄姊妹能看得見這個平地,然後回到正常,而不是在虛無飄緲的屬世間中尋求愛情來填補內心空虛。

雖然如此,我向他承認自己是驕傲的,學習如何謙卑是我這兩年的功課,更是一生的功課,但是不了解我的他只說對了一半,我固然是驕傲的,但我同時是自卑的。弟兄一味說我太過自大,但是我只是更追求效率、省時,別人虛度時日是別人的事,我自己則要一直進步,因為從前的我太過失敗,我不願意再浪費任何一秒,有太多比我優秀的人,我的野心太過強,有時更強到把自己很壓抑,強到我必須時刻去掩飾,所以主讓我學習謙虛的功課,因為自卑的心態,引進了渴望、妒忌,使我變得更好勝,亦因為從前的失敗,使我更加小心翼翼,悄然長驅直進。所以別人在浪費時間,也是別人的事,我最多也就只能提出指引、方向,除非聽者決心改變,否則自己愛莫能助。

我確實太過驕傲自大,認為自己提出指引就已經是對人最大的努力,我大可以連方向也不提出來,任由任何人自生自滅,我可以使自己冷酷無情,就像自己在原有的教會那樣,一路以來都是沉默的路人,存在感薄弱,自己從來都不重要,又何需發聲?

然後弟兄開始提議我,應該跟那些比自己可憐的人比較,而不要跟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我只能向他說個抱歉,就算是我最尊重人的跟我說這套道理,我也不會聽得進去,我只會說:「在非洲沒飯吃的孤兒確實比我慘,但與我何干?」在此我只能十萬分講對不起,我出生的家庭、身體缺欠、受針對的小學經歷、遭背叛排斥的中學經歷、網上各種的文字煉獄和罵戰、會考的失敗、大專的失敗,種種的經歷都讓我內心忍無可忍、無處發洩。別跟我講什麼別人比我慘,與我何干,我何嘗不是?我一直都是獨個兒支撐過來的,以為我以前很優秀?弟兄所看到的只是二十二年後的我而已,對於整個二十二年他又能了解什麼?就像一條烏龜定律:

烏龜向前走了十年,免子用一年追上了烏龜的十年;而烏龜又用兔子的那一年走了半個月,兔子用了一天追上了烏龜那半個月,而烏龜用一天走了一分鐘,而兔子用半秒走了一分鐘,烏龜用一分鐘走了一毫秒,兔子用0.5毫秒走了一毫秒……如此類推,這是一個悖論,但免子確實永遠追不上烏龜,烏龜總是用兔子的時間向前走,而兔子就在後一直追烏龜。我就是那隻兔子,我知道世上沒有最好的東西,但有更好的東西,我追求他,我不追求最完美,但我追求接近完美;看似與兔子沒兩樣,其實不然,我追求的只是多面手的能力,當我追到烏龜那最後半個月便會停止,我的目標不是要成為專家,而是在多個領域游走,屆時我便會轉移視線,我喜歡冒險,我喜歡挑戰,但我不喜歡浪費時間。

我不能說自己是成功的,我到現在還是一個失敗者,弟兄眼中所看到的我只是我不經意間露出來的表象,我告訴他說這是多年來累積而來的習慣、自然反應,我對他說這只是煙幕、是假象,在我身上有的只是千瘡百孔、污穢不堪。我只是故意使自己變得正常而已,或者與別人一樣優秀而已,其實我永遠都辦不到,因為我總是失敗。

最後,為什麼我會在今天打算在這作一個小結,事源於牧師在當晚對我說,校方並不打算開辦小學生聚會,雖然弟兄們都一起尋求過,牧師也在想辦法,但對我來說很可能是神的意思,神讓我察覺弟兄們在服侍上有私心,也看見他們只有禱告但沒有實際行動去準備材料,又讓我覺得不該去團契,加上原有的教會中正好有人叫我參與服侍崗位。種種的因素之下在我眼中成為了環境的印證,主真的有意思叫我離開嗎?我並不知道,亦深怕這純粹是自己肉體的感覺和意思。縱然如此,在十架堂我學到很多在原有教會學不到的功課:

第二個月的第三個星期:
1. 忘記過去,努力面前,不受過去束縛,用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來作個人見證,就已經是在傳福音。
2. 要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來,不要把銀子埋在地裡,反而能造就別人。

第三個月的第一個星期:
3. 要學習耶穌一樣自甘降卑,融入流浪者的生活,從內心深處與之交通,這才是牧養的真諦。
4. 自私的心態,態度不正確。

為什麼呢?最後這一點,是我談論過後的兩個星期的默想。主讓我來到一個新地方,目的除了讓我更敞開自己之外,更讓我發現敞開後的自己的毛病,因為我一直掩飾自己,不讓別人看到的真正想法,而致連一些因應想法而作出的行為也沒有做出來。現在既然行出來了,我就發現,我或多或小的的確確有些英雄主義的心態。我對聖經的認識不強,但比起他們都強;我個人屬靈追求不深,但比起他們更正常;我很屬世界,但比起他們我更自義;他們的聚會光景與話題的焦點不正確,我就想把他們拉回來。

雖然一開始我一直防備自己的驕傲,總是提醒自己要將榮耀歸給神,外面的行為我確實是做到了,但內心還是止不往,總有半點的喜悅,進而落入一種英雄式的思想裡,一心自以為是想要扶持他們,想要學習建立教會的能力,想要知道到底建立教會的過程是如何的。

其實,我跟他們沒兩樣,在主的眼光中,都是犯了罪的罪人。我們能領受的,是從神而來的恩典。我或多或小就像約伯那樣自義,但其他弟兄姊妹與我都是平等的。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羅三23-24)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

老實地講,這三個月來,並不是我幫助了他們什麼,反而從他們身上,我學習到以上四樣功課,獲益良多。雖然不知道前面的路將會怎樣走,基於上述種種環境印證,我知道主預備了這個地方讓我學習功課,而且原有所在的教會在我決意暫時離開、沒有主動聯繫之下,正好有人叫我要不要參與服侍崗位,我就覺得,主似乎要讓我將重心再次放在原有教會身上。所以,我所打算要寫的小結也是上述綜合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灰と紫の幻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