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篇命名為「第一天的讀書立志」,其實是已經綜合了多年以來的想望,而每次付諸實際之後的結果都是失敗告終。然而在這一天,我再一次立定志向,並且對自己說,這一次是最後一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為什麼我要立定志向?而且還是在今天才來立志呢?源自於兩個方面:

  1.            第一方面是屬靈上的提醒;
  2.            第二方面是源自於自己的自我厭惡;

           為什麼之前的努力都失敗告終呢?

  1.            我是一個失敗的人,是一個經常半途而廢的人,是個三分鐘熱度、沒有恆心、沒有毅力的人;
  2.            我從來沒有受到別人的幫助,也沒有別人來扶持;
  3.            也沒有來自家庭或父母的鼓勵,學校、教會也沒有人去了解你、幫你推一把;
  4.            沒有人會理會你,讀得好是這樣,讀得差也是那樣…世界仍在轉動,走著自己的步伐;
  5.            彷彿是所有人都對你漠不關心,你只能夠自己獨個兒去走,就算跌倒了也只能獨個兒挺起身來;
  6.            你並沒有像別人那麼幸福,比別人站在更好的起跑點上,沒有任何外來環境的力量去支撐你;

           但是,我的失敗能怪別人嗎?不能。縱使自己的性格是因為別人的源故變得懶散、頹廢,但我也不能將責任往外面推。

因為,自己的人生,自己來負責,到最後就只有自己來受痛苦,自己來體驗那悲泣的失敗。

           我是知道的,我將會成為最失敗的自己,然後頹廢、無價值、無生存意義地過下半輩子。

           本應,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1.            我渴望受人注目、受人注意,想擔當別人的支柱,想成為別人的重要。
  2.            我熱愛知識,希望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或者多方面的應手(就算是只精通不專業的也可以)。
  3.            我渴望能夠與人同等(至小是同輩的),彼此分享交流,把酒言歡。
  4.            我喜愛冒險,對所有東西有好奇心,什麼都想去試(包括讀書)。
  5.            我喜歡幻想,所以我有在寫小說的習慣,也不時去看小說。
  6.            比起理性,我覺得自己更是一個感性的人,對周遭非常敏感。
  7.            非常喜歡自言自語,自說自話,坦率地想到什麼就講什麼。(有點像不經大腦的)
  8.            換句話來說,並以占星的角度來說,我是一隻活潑的獅子。
  9.            我知道我有些技能天分、甚至語言天分,只要投下足夠心機,就能夠得到不錯的成績。

現實,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1.            對別人來說,我甚至無存在感,也無存在價值。
  2.            熱愛知識,與其再繼續放更多精力於人際關係當中,倒不如全副心機投在書本當中(心理學、哲學、社會學、人際方面的性格之類),當然是中文的,但這些至少我是看得懂,能應用。
  3.            整個中學生涯都是白過的,留下的只有不良的經歷,並對此痛恨。
  4.            喜愛冒險,但不會有人知道。
  5.            喜歡幻想,但只會沉醉於個人。
  6.            理性與感性的性格,使我更加自我封閉,沉默寡言。(但人印象傾向現實化)
  7.            換句話來說,我把自己掩飾成孤高的獅子。
  8.            我知道我有天分,但我歸根究底是個失敗者。這促使我很討厭自己。

現在,有很多由自己造成的後果,化成了重擔與壓力,把我逼得喘不過氣來。

為什麼我這麼失敗?整個人生一塌糊塗?如此地糟糕透頂?

就連比我年紀小的,都比自己能幹,我自認自是半個完美主義者,所以光是這一點就已經令我受不住了,當別人已經擁有一手技藝,或者成績頂好的同時,自己卻是一無是處,無地自容,連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那時候真是想自己挖個地洞鑽進去永遠不出來了。不,真想自己索性消失了比較好。

我想,我真的徹底討厭我自己了。

當我陷入了與同輩比較的時候,與比自己小的人比較的時候,我的心靈就瞬間枯竭了。

我知道有句說話:「人比人,比死人」的道理。

但這句對於獅子屬性的我,是永遠不會適用的,獅子天生就是要比較,天生就想要受到重視。失去存在價值的獅子,就像是被母獅扔向深坑下的幼獅一樣,幼獅爬不上來的話就死不足惜,死了反而不必承受更多不必要的痛苦。

 

 

今天,我聽了一篇講道,下午的時分機緣巧合之下讓我聽了個講座,這兩方面深深觸動了我那討厭的自己。

事實上,某年某月某日的一篇命為震懾的文章,也提醒過我,甚至每次回到聚會當中,我也不斷觸動了自己。但是那篇震懾的文章與今天這篇文章相比,今天的我更加失敗,更加討厭自己,更活該,更要命。

講座當中出現了兩位少女,讓我非常注意,也許是本身就對她們有好感,另一方面既原因是她們讀書真的很優秀,也比我年輕。(自卑情結又出來了,不過我在聽講座的專注力也沒有減少過。)

聽過她們的經歷後,雖然她們的起跑點比我好很多,也早很多,但她們也是有失敗的時候,但是神對她們很好,很早就可以讓她們步入正軌,很早就有同伴互相扶持,這是難能可貴,更是不可或缺的契機。怪不得我看著她們就是有幾分相似,現在我才知道原來她們是朋友,甚至是中學最要好的同學,所以性格上相似特點還是看得出來的…所以…(呃,離題了…)

所以…

我對自己很失望。

因為我實在太失敗了。

在自卑的同時,我在想著我渴望著什麼?因為我自卑的情結就確確實實來源於我的渴求。

  1.            我要我讀書一樣是那麼棒,我明明是有能力的。
  2.            我要我終有一天也能站上去作見證分享。(當我以優秀成績畢業後)
  3.            我起步點比人遲五至六年了,但剩下的時間,我要全力讀書。唯一能做的就是跑得更快,把步伐追回來。
  4.            我更想要的就是以優秀成績畢業(IVE)。
  5.            若第4點不行的話,就大學榮譽畢業(?)。

為什麼我要立志?就是除了想要自己成功之外,我更想的就是受到人重視,想自己成為有能力的人,而不是無能的人,我認為這對自己是最大的恥辱。

 

 

 

只要看著自己對她有好感的人,一天一天地看著她成長,週而復始地離離合合,每週就會見到她一次,看著她努力,但自己卻仍停留著。心中便會湧現出一種傷感,甚至絕望感,眼淚就像是不自覺地流下。

我與她的距離是如此遙遠。

雖然大家只停留在單純除了認識了相互名子之後,就沒有一次長達三分鐘以上的對話。

第一次見面,是在我初中一年班,距離現在過了九年,大家依舊就像是陌生人,但我仍一直對她有好感。

或許在她心中,我存在與否並不重要,但她在我心中,就像是留下了痕跡一樣,抹不掉。

想到這兒,又想到自己是如此不堪的人;而她又是多麼的遙遠,已經跑得很遠很遠,而我卻一直停留著。

也許到將來,我依舊是個失敗者,仍然一成不變,相信那個時候我就不存在了,我無法接受那樣的自己。

所以,或者將來她會找到個比我更好的人。但自己又捨得嗎?千百萬個不捨得…

 

我恨我自己不夠努力。

我恨我是一個失敗的人。

我恨我自己浪費九年光陰。

我恨自己停留了,別人早早通通都起跑了的時候,我卻停留了。

我徹底憎恨著自己的整個人生。

 

他們已經跑得很遠,我知道若是我要追上去,將會辛苦更多倍,花的時間更長,失去的東西會更多。

那麼,難不成我就不去追嗎?

不是。我要用一年時間去追別人的兩年,用兩年去追別人的四年…三追六…四追八…五追十…直到我終於追上他們的步伐,我知道我將會失去更多,因為我將不會有閒暇去慢慢觀光沿途奔跑的景色,這是我浪費掉人生的代價。

至少,這樣我才不會太過傷痛後悔……

上天真的對我不公平嗎?我無法回答…

我所已經面對過的命運,真的是神如此安排嗎?衪就不能給個更好的嗎?我不知道…

我知道,我討厭這一切…甚至討厭自己…

我察覺,就算知道自己走到崩潰邊緣,在表面看上去,依舊與平時沒兩樣…

我相信,如果我走到這一步也不成功的話,我大概真的正正站到邊緣上準備摔下去的了。

最傷害我的,並不是整個黑暗的中學生涯、不是在網遊當中筆戰被群毆。

最傷害我的,並不是沒感受到來自別人的關愛、不是完全沒有人答理你。

最傷害我的,並不是來自別人的背叛、不是朋友的出賣、不是孤身一人。

雖然以上我全部都經歷過,也令我痛心,但最傷得我最深的,是自己不夠努力的失敗,是一個沒有成就的自己,是一個廢材,是沒人要的垃圾,一個無能者。

 

最近有一首歌的意境太像我今天寫的東西,太相似,太有共嗚:

 

 

 

 

 

 

 

 

 p.s. 本篇純粹是以日記形式,後半部份則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的思考雜文 ...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灰と紫の幻想 的頭像
灰と紫の幻想

飄零落寞の旅

灰と紫の幻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